发表于 2019-10-29 11:03
1935年2月底的遵义大捷让红军喘了一口气。红军从上到下都充满了喜悦的气氛,甚至连一些久经战阵的老将都头脑有点不清醒。
在这种气氛中,红军总部发出了消灭驻守鲁班场周浑元部的号召和命令。那么,这个周浑元是怎么来到鲁班场的,又有多大的实力呢?由于红军想在黔北建立根据地,又小看了中央军的实力,于是,就做出了消灭周浑元部的决定。
鲁班场战斗
3月15日清晨至夜晚,中央红军在聂荣臻的指挥下与敌军周浑元的部队在鲁班场展开悲壮激烈的战斗,经过浴血奋战,歼敌300多人,我军亦有较大牺牲。双方伤亡巨大,中央军委根据鲁班场战斗情形和敌援军将致的态势,随机应变,决定于3月16日凌晨撤 (鲁班红军烈士墓)出战斗,分三路向茅台进发,一路红冠英场、盐津河、梅子坳到茅台;一路经乡村坝、铜鼓水、赵家坝到茅台;一路经枇杷湾、怀阳洞、岩栈口、两路口进入县城经三百梯到茅台。鲁班场战斗是红军四渡赤水中的一次重要战斗,红军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吓得周浑元所部不敢出城半步,它为红军第三次从茅台渡河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三渡赤水河争取了时间。
1953年,为纪念战斗中牺牲的红军战士,仁怀县(现改为仁怀市)政府在晏家堡拨款修建烈士公墓土坟一座,1967年改建为有墓坊的陵墓,安葬145名红军遗骸。1983年扩建并更名“红军烈士陵园”。占地6000平方米,2000年建起了纪念塔,塔高14米,宽12.6米。公 墓(鲁班红军坟)高10.2米,宽11米,正面主 碑高8.1米,宽4.4米,临摹毛泽东主席手书体立行阴刻“红军烈士公墓”6字,两侧碑高3.7米,宽3.3米,镌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字。
1989年,鲁班镇红军烈士墓被列为贵州省革命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省、地区民政和财政部门于11月拨款14万元进行维修,更名为红军烈士陵园。1998年,鲁班镇红军烈士陵园名列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墓中共安放长征期间在此牺牲的146具红军烈士遗骸
评论 (0人参与)